第2277章 王洋:好事近在眼前!
一大早,长生穿着厚棉袄,在庭院里撒欢,笑嘻嘻,跑来跑去。
因为昨夜不知何时开始下雪,如今满地雪白,屋顶上更是覆盖厚厚的雪,如同满头白发。
天地之间,显得格外干净,气息也格外清爽。
不过,刘满仓揉搓双,站在屋檐下,望着远处,有些发愁。
因为他虽然搬来城里和大孙子一起住,但白天闲不住,总是骑着方哥儿买来的驴,回刘家村去搞他的菜地,然后带菜来城里卖,或者带些柴回来烧。
下雪天路滑,不方便赶路,他不敢冒险,怕摔断骨头。
方哥儿也劝爷爷今天不要出门。
刘满仓点点头,眼眸显得格外沧桑,然后去厨房煮稀饭。
方哥儿大声问:“长生,你漱口没?”
长生笑嘻嘻地摇头,还在玩雪呢,意犹未尽。
方哥儿笑道:“不漱口,长虫牙,你就啃不动排骨!排骨全被别人吃去!”
长生爱吃肉,连忙跑过来,用热水掺冷水,好好漱口、擦牙,又舀水洗脸。
方哥儿拿个帽子,给他戴上,笑道:“这样就俊俏了,等会儿想跟我去药堂,还是去烤鸭铺跟顺哥儿玩?”
长生仰着脸,眼珠子一转,想一想,脆生生地:“去找顺哥儿!”
孩子天生就喜欢玩伴,随便玩个剪刀石头布,或者抽个陀螺,都能乐呵半天。
方哥儿叮嘱他:“去了烤鸭铺,就要帮大姨干活,不能随便拿东西吃。”
长生乖乖点头答应。
吃完早饭,刘满仓看家,方哥儿送长生去春喜烤鸭铺。
因为学堂放寒假,顺哥儿高高兴兴地在铺子里烤火,把橘子和荸荠烤得香喷喷。韦春喜让他看书,他就装模作样地瞟几眼,不爱看,反而更爱打量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,看别人做什么生意,穿什么样的衣衫和鞋帽,顺便看别人吵架、打架的热闹
韦春喜自个儿没念过书,不懂得怎么引导和考较孩子的学问,所以容易被顺哥儿糊弄。
顺哥儿随便背几句诗,韦春喜就满心欢喜,觉得儿子有大学问,将来肯定能考秀才。
她一边给鸭子拔毛,一边絮絮叨叨:“你多念书,将来肯定比你大哥强。你大哥不争气,你千万别学他”
“大姨!”方哥儿带长生来了。
韦春喜给个笑脸,问:“冷不冷?吃早饭没?锅里有姑母送来的素斋馒头,长得像寿桃一样,你去拿两个吃。”
顺哥儿对长生招,让他一起烤火,然后两个脑袋凑一起,悄悄话。
方哥儿自己吃过早饭了,没去拿馒头,然后转身往药堂走去。
韦春喜抬眼看一看嘻嘻哈哈的长生,没有嫌弃这孩子,因为她心想着:上次官府审案,分杀人犯的赔偿,刘老汉分走一半。等老东西一蹬腿,肯定把里的钱分给两个孙子。到时候,这个不起眼的可怜也要变成财主。哎,有些人就是天生命好。
长生玩一会儿,然后主动帮忙扫地。
——
大雪无法阻挡从大同府送到岳县的家书。
赵宣宣、唐风年和巧宝又寄信回来,乖宝看得心满意足,顺便把玩巧宝送来的木船。
这木船有两个掌那么长,仿照朝廷最先进的下西洋宝船,龙骨、隔舱、船舵、船帆样样俱全。
巧宝在信上,这是她亲做的,送给立哥儿玩耍,而且这船可以拆开,再拼上。
乖宝心想:上次送老虎玉佩,这次又送如此精巧的宝船,妹妹是真的用心疼爱立哥儿。
她越想越感动。
王玉娥和赵东阳抱立哥儿来书房,让乖宝念信给他们听。
听一遍之后,王玉娥轻轻叹气,:“可惜你祖母身体不好,否则宣宣和巧宝肯定要回老家来看看的。”
乖宝把信纸重新塞回信封里,露出酒窝,微笑道:“照顾好祖母,最重要。”
“何况,明年我们一家人可以去京城团聚。”
赵东阳一边摆弄巧宝做的那只船,一边心想:亲家母千万要长寿才好,否则风年要丁忧,至少三年不能做官。一个萝卜一个坑,到时候好的官职就被别人霸占去了。
这种话不吉祥,所以他只在心里想想,嘴上没。
立哥儿对太姥爷里的船很好奇,伸去抓。
赵东阳宠他,主动把船递过来。
谁知道立哥儿下没轻没重,一下子就把船帆扯掉了。
乖宝一想到这船是妹妹亲做的,顿时心疼,连忙站起来,轻轻打立哥儿的,教训他,然后把船和船帆都拿过来,好好修一修。
立哥儿委屈,张开嘴巴,哇哇哭,如同只见打雷,不见下雨。
乖宝晓得他是假哭,一点也不急着去哄他,自顾自修船。
王玉娥怕立哥儿再捣乱,干脆抱他去别处玩。
不一会儿,王俏儿带睿宝来串门子。
官府后院顿时热闹起来。
睿宝古灵精怪,舞足蹈,做鬼脸,扮长脖子鹅,扮跳跳蛙,逗立哥儿玩耍。
立哥儿笑哈哈。
王俏儿一边吃点心,一边闲聊:“赵理请人算了算日子,明年三月初七是适合嫁娶的黄道吉日。”
“另外,十月初五也是个好日子。”
“我们让元宝自己挑,她挑三月初七,赵理就开玩笑,女大不中留,恨不得早点嫁出去呢!”
王玉娥被逗得高兴,眼角的笑纹如同游来游去的鱼尾巴,生动极了,:“先让元宝出嫁,然后让七宝和付家阿缘定亲。”
“日子过得真快,你也快要做奶奶了。”
王俏儿笑得眉眼弯弯,脸上的雀斑都透着喜悦,:“真奇怪,我还没感觉自己老呢!”
王玉娥凝视王俏儿,羡慕地:“你天生骨架,不显老。”
王俏儿嘴甜,立马:“姑母也年轻。”
王玉娥笑道:“四代同堂了,哪里还年轻?我以前最爱照镜子,但最近不爱照了。”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
王俏儿灵,连忙转移话题,免得越聊越伤感。
“甘来妹妹家的红儿,那丫头天天去找方哥儿。”
“阿金嫂想给他们做媒,我方哥儿年纪还不大,过两年再。姑母,您觉得呢?”
王玉娥细细琢磨,忽然眉目一动,声:“阿金嫂不是跟春喜打过架,合不来吗?”
“如果她去做媒,恐怕春喜不乐意。方哥儿无父无母,又是春喜养大的,他的亲事肯定是春喜做主。”
王俏儿笑道:“阿金嫂也有这个顾虑,不过她眼看方哥儿买了宅院和田地,就想赚杯媒人酒喝,结个善缘。”
王玉娥轻轻摇头,:“换个媒人更好,免得春喜不高兴,她心眼子不像你这么大。”
这时,乖宝把赵宣宣寄来的东西整理清楚了,其中有一份是给王俏儿的。
她把东西拿过来,笑道:“姨,我娘亲千里迢迢送给你的心意。”
王俏儿抚摸礼物,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王玉娥显得轻松随意,:“宣宣给她舅舅、王猛、李大娘、庞爽师父、赵甘来等人都送了东西,毕竟快要过年了,就当送年货。”
王俏儿抱起立哥儿,亲一亲脸蛋,心想:宣宣对我好,乖宝又对元宝和七宝好,算来算去,都是我一家沾光,我就算用两辈子去报答,也报答不完。
乖宝没空闲聊,又回书房去忙正事,把师爷七宝收集的天光寺账目细细查看,查漏补缺。
几天后,七宝把天光寺的财产彻底查清楚。哪些财产来路正当,哪些财产来路不正,都搞得一清二楚。
李居逸便按照乖宝的建议,给朝廷写奏折,又给上级官僚写公函,并且暂时冻结那些财物。
与此同时,一些道消息不胫而走,岳县的男女老少一听天光寺的老方丈是假和尚,不仅喝酒吃肉,而且还娶妻纳妾、生儿育女,他们便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,把这些事当成大笑话。
红尘寺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传闻,于是香火变得更旺。
有些人信誓旦旦地:“红尘寺的空空方丈才是真的得道高僧,可惜寺里的菩萨都是泥塑的。”
立马又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咱们凑钱给菩萨塑个金身,菩萨肯定变得更灵验。”
乖宝听这种事之后,忍不住叹气,对李居逸:“面对真正除病消灾的大夫,他们反而没这么大方。”
“搞不懂,他们是怎么想的?”
李居逸不爱钻牛角尖,一边用布老虎逗立哥儿玩耍,一边微笑道:“随他们去,反正他们花自己的钱,不偷不抢,随便他们怎么花。”
——
天光寺的新方丈法号叫九戒,听官府可能要没收寺庙的财产,他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另一个和尚给他出谋划策:“方丈,本寺有个弟子叫永信,他和县令是亲戚。”
“不如,派他去巴结县令,好好求情,求县令开一面。”
九戒方丈焦头烂额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把法号叫永信的王洋找来,:“如果你能保住咱们寺庙的所有财产,贫僧就把方丈之位让给你做。”
王洋一听这话,内心激动,思绪疯狂,连忙下山去办事,心想:居然有这样轻而易举的好事!我本以为还要熬十年二十年,才能做方丈享福,没想到好事近在眼前,嘿嘿
至于如何服李居逸不没收寺院财物,他暗忖:我先讲些大道理,如果他不答应,我就许诺用寺院的部分财物贿赂他。人为财死,我就不信,他不爱财?
他怀着满腔热情,走进官府大门。
通过自报家门和七宝的引见,他顺利见到李居逸。
李居逸不知该把他当表兄,还是该把他当和尚?气氛有些尴尬。
李居逸:“请喝茶。”
他没主动问王洋为何事而来。
王洋心里沉不住气,主动套近乎,:“妹夫,我来找你帮忙。如果你肯帮我,我就能当上方丈。”
李居逸挑眉,心里感到好笑,暗忖:假和尚要当方丈?这不是祸害寺庙吗?我怎么能助纣为虐?如果清圆听见这事,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于是,李居逸喝一口茶,故意置身事外,:“我是俗人,不敢干涉佛门之事。既然表兄有做方丈的希望,我提前祝贺你。”
王洋明显急了,嗓门变大,:“如果没有你的帮助,我就做不成方丈,你还不明白吗?”
李居逸心想:你做不做方丈,关我什么事?不做更好呢!
于是,他干脆收起笑容,直接回答:“明白又怎样,不明白又怎样?选谁做方丈是你们寺院内部的事,我作为外人,无法帮你。”
这话得有些不客气,如果王洋脸皮薄一点,肯定立马告辞。
不过,王洋假装听不懂,继续死皮赖脸,:“只要你不没收我们寺院的财产,我就能青云直上,当方丈。这点事,你总能答应吧?”
李居逸眼神变得犀利,问:“是谁告诉你没收财产之事?”
他心想:如果官府里有内鬼泄密,我必须好好抓内鬼,避免衙门变得像个四处漏风的破筛子。
王洋的心眼子直来直去,大大咧咧地:“新方丈告诉我的,只要你帮我,他就把方丈之位让给我。”
李居逸的指轻轻叩击茶盏盖,微笑道:“我认为,他是骗你的。”
王洋的脸上顿时飘满乌云,自尊心作祟,感觉李居逸看不起自己,暗忖:你不就当个七品芝麻官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?依我看,寺院方丈的地位不比你低!你怕我当方丈,怕我地位变得和你一样高,所以故意不帮我!哼,家子气!
眼看李居逸态度冷淡,王洋又去官府内院见表妹乖宝,直接许诺许多好处。
然而,他没想到乖宝比李居逸更痛恨假和尚。
乖宝先用一盘香喷喷的叉烧试探他是否破戒。
眼看王洋经不住诱惑,用拿起一块叉烧就送进嘴里。
乖宝懒得再听他废话,直接去拿扫帚,把他打出去。
王洋灰溜溜地跑了,恼羞成怒,嘴巴嘀嘀咕咕,骂骂咧咧。
“等我飞黄腾达,你们来求我,我也不给你们好脸色!”
“泼妇!拿扫帚赶客的都是泼妇!”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“好男不跟女斗!”
李居逸听乖宝用扫帚把王洋赶走了,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案旁笑好久,觉得书架上的所有书加起来,也比不上自家清圆有趣。